2024年9月29日是第25个国际心脏日,本年的主题是“心行合一”,强调了心脏健康与日常行为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国际心脏日到来之际,新京报记者专访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辉,他对各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医治及危重症患者处理具有丰厚经历,在先心病的防备和医治方面,张辉给出了专业的主张。
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辉。 图源: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京报:本年国际心脏日的主题是“心行合一”,你是怎样了解看待这个主题的?
张辉:国际心脏日建立的意图是为了在宣扬心脏健康相关常识,让大众认识到生命需求健康的心脏,心脏疾病是要挟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本年国际心脏日的主题是“心行合一”,意在经过认识和举动进一步助力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控。
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心脏外科医师,咱们一向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做好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怎样下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逝世率。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心脏健康的头号杀手。计算数据显现,全球先心病患者人数高达1300万,每年约有150万儿童出世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每年超越21万人因先心病逝世。在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先心病是缓慢非感染性疾病的首要逝世原因,占比约20%。我国是先心病大国,每年新增约10-15万例患儿,总患患者数约200万。
先天性心脏病是占我国出世缺点榜首位的先天变形,依据《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陈述2022》,先天性心脏病在全国多地均位居新生儿出世缺点的首位,也是0-5岁儿童逝世的首要原因之一。虽然曩昔30年我国先心病防治作业获得巨大成就,先心病逝世危险呈继续下降趋势,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可是,因为城乡医疗资源的结构性差异,我国先心病逝世人群依然呈现低龄化特征。
经过国际心脏日主题的宣扬,咱们期望大众能了解先心病防控的常识,一起能了解怎样前期发现先心病,使先心病患儿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维护好儿童的心脏健康。
新京报:现在我国先心病发病状况和治好状况怎样?
张辉:我国先心病整体发病率约为7‰至8‰,在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6‰至14‰,未经医治,约三分之一的患儿在生后1年内或许因严峻缺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肺炎等严峻并发症逝世。《我国卫生健康计算年鉴2021》显现,2020年农村区域居民先心病逝世率高于城市区域。
近年来,跟着出世人口的下降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查看的遍及与推行,先心病新生儿人数在逐年下降。一起,新生儿先心病的病种也在发生变化。现在比较复杂的圆锥动脉干变形,如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等,在新生儿人群中逐年削减;而胎儿超声查看不简略发现的一些变形,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止、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变形逐步占有主导地位。
跟着医疗技能的开展,先心病的治好率越来越高,且先心病诊治越来越趋于低龄化。但因为存在区域性医疗技能差异,先心病的诊治水平良莠不齐,仍有患儿被误诊或因未能及时诊治而失掉医治机遇,这些状况首要会集在医疗技能不发达区域,如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区域。
首都儿科研究所作为一家儿童专科医院,与其他医院收治的心脏变形患儿不同,从我院临床数据剖析来看,心脏外科收治的各类心脏变形患儿中,危重先心病患儿的份额相对较高,其特征为早产儿较多,兼并染色体反常、兼并心脏外多脏器变形、兼并心衰的小婴儿占比相对较大,约占每年收治患儿的20%-25%左右。这类患儿医治难度更大,临床决议计划需求更细致,甚至要多学科一起参加才干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咱们曾接诊一位33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6公斤,当地依照肺炎医治一段时间后患儿病况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咱们接诊后及时确诊了孩子是因极重度主动脉缩窄导致的心衰,而非肺炎。经过一系列集束化医治办法,安稳了心功能,并及时手术矫治了心脏变形,使患儿化险为夷。近年来,科室每年会接诊20例左右这类危重患儿手术。
新京报:先心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张辉:胎儿心脏在开始8-12周分解完结,先心病的构成也是在这一阶段。现在,先心病的构成原因还不十分明确,已知一些高危要素或许与先心病构成有关,包含以下三点:
榜首,胎儿发育的环境要素。比方孕前期有宫内感染,羊膜自身有病变,妊娠前期前兆流产,母亲感染了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母亲年纪过大或许母亲有糖尿病、苯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等。也或许是妊娠前12周服用了有细胞毒性的药物,或触摸有毒有害环境或辐射等,这些都或许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构成先天性心脏病。
第二,遗传要素。完全由遗传要素导致的先心病只占很少部分,约为5%-8%。包含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如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狄乔治综合征等。
第三,其他要素。如高原缺氧区域先心病发病率更高。
因而,在孕前期3个月内,需求留意防止上述几点,最大程度下降先心病发病率。
新京报:先心病的症状是什么?
张辉:先心病症状多种多样,有些简略发现,如小婴儿喂食困难、吃奶时大汗、生长发育缓慢或阻滞、频频呼吸道感染,或出世后呈现面部、嘴唇、指甲青紫的症状,大一些的孩子能够看到手指、脚趾关节结尾膨大,像木棒相同。但有些症状简略被疏忽,如生长发育落后、活动后喜爱蹲下来、活动耐量下降或运动后呈现胸痛等。还有一些平常没有特别体现,直到呈现并发症才发现先心病,比方因高血压发现主动脉缩窄、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现室距离残缺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因而,一旦家长发现上述这些体现,要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就诊,经过医师听诊查体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必要时结合心脏CT、心导管等查看,确诊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防止耽搁孩子救治,影响医治作用。
新京报: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脏外科在医治先心病方面是怎样做的?
张辉: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脏外科在2014年7月19日建立,作为儿童专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0-18岁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现在已完结各类先心病手术1600余例,手术患者中最低体重960克,最小年纪为生后3天。关于常见病种,咱们针对不同患儿选用个性化医治计划,比方针对动脉导管未闭、房距离残缺、肺动脉瓣狭隘等简略先心病,假如患儿合适介入医治,优先引荐选用封堵或球囊扩张医治。
关于不合适介入医治患儿,有适应症者均选用腋下小切断手术医治,切断长度依据患儿年纪确认,一般3-5厘米,荫蔽漂亮,伤口小,术后恢复快。别的,腋下小切断手术的适用病种也在不断扩展,除常见的室距离残缺、房距离残缺以外,关于部分型心内膜垫残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三房心、心房肿物、二尖瓣及三尖瓣成型、简略法洛四联症等变形,咱们也惯例使用腋下小切断手术。
近年来,咱们针对一起兼并心脏外变形的患儿、兼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拟定出自己共同的医治战略,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已构成了自己的特征。
新京报:在国际心脏日到来之际,能否给先心病患者家族一些主张?
张辉:先心病其实并不可怕,现在医疗技能下,超越90%的先心病患儿均能够得到有用彻底治愈,并且远期效果也令人满意,与正常人相同。跟着先心病医治方法不断改进,无论是介入封堵仍是腋下小切断手术,均可在安全前提下使患儿医治伤口更小、恢复更快。
因而,家长需正确认知先心病,无需“闻风丧胆”,要科学挑选优生优育;一起留意做到早发现、早医治,遇到宝宝有先心病时,及时找有经历的专科医院(医师)进行就诊咨询,防止耽搁孩子最佳医治机遇。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通讯员 张辉 邱爽
修改 彭冲 校正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