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第八届“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拍照活动行将开端。
从2017年起,每年的这一天,拍照师、拍照爱好者和市民们总会团聚,抢先记载重庆的24小时。从他们的相机或许手机里,能看到奋斗繁忙的身影,看到温馨满意的笑脸,看到江水奔腾的方向,看到车轮驶向的远方……咱们一次次用镜头传达着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意,而当这种爱意具象为一张张相片,城市的脉动与力气好像也变得愈加可感、可触。
当年代高速开展得好像按下快进键的时刻,光影定格下一个个可供回味的瞬间;当科技开展,AI技能已逐步融入日常日子的时分,镜头如一本本日记,留下实在,留住难忘;当“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拍照活动现已举办到第八届,让咱们跟着拍照师的脚步探寻,咱们究竟拍出了什么?
组织者说——
是与年代同频共振的精神力气
从2017年举办开端,“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拍照活动现已走过7年的时刻。一粒小小的种子经过土地的培养生根发芽,然后不断吸收营养、不断生长,7年的时刻或许姑且不行长成参天大树,但现已满足在人们心中洒下一片阴凉。
▲2023年6月18日,南岸区南滨路,参加2023“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拍照活动的拍照师整装待发。唐文静 摄/视觉重庆
重庆市拍照家协会副主席牛强,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举办活动的初衷一方面是使用媒体渠道的优势鼓舞咱们参加记载重庆,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经过咱们的记载丰厚图片资源,为外界了解重庆供给一个窗口。”牛强说,跟着活动的落地生根,活动方法不断丰厚,影响力日渐扩展。
比方2022年,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100周年,引导广阔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争做有抱负、有身手、有担任的年代青年,同步发动了重庆市青少年拍重庆主题拍照活动。也便是在那一年,“百万市民拍重庆”活动初次在綦江设置分会场。
比方2023年,除了主会场南岸区外,又在黔江、大渡头、彭水等19个区县(自治县)设置分会场。在活动开端前,还组织了夸姣社区印象方案、南滨路城市印象机位引荐等系列打卡活动,上到80多岁的白叟,下到10多岁的孩子,都参加到活动中来。
▲2023年6月18日,巫山县,市民用拍照框打卡留影。陈佳 摄/视觉重庆
在当年的发动典礼上,为了更好宣扬展现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制作进程和特殊成果,重庆日报“视觉重庆”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C视觉”联合发布“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印象共建方案”,携手共建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印象大数据,建立了川渝印象拍客团。
本年,活动则新增了“空中视角”。由三架“新重庆号”直升机组成的“新重庆号”空中融媒体中心将在6月18日正式露脸,后续将经过空中图片及视频收集、现场直播、VR、AR拍照、空中会客厅、歪斜拍照技能等方法,完成与地上“媒体大脑”空位高效协同作业,改造一站式“策采编发运”内容出产形式,敞开干流融媒体新闻报道全新视角。
“近几年,在活动发动前咱们都会与各区县拍照家协会交流联络,收集整理各地的作业亮点,然后构成拍照方向,供拍照师们参阅,”牛强说,每一次的行进与开展,都与年代同频共振,拍照师们深化一线,为年代留影、为大众照相,拍照出了一大批有温度、接地气的著作。
拍照师说 ——
是社会头绪中跳动的脉息
“百万市民拍重庆”,拍出了什么?这个问题,假如让写实拍照师唐明来答复,他大概会直接“嗖”“嗖”发一打相片到谈天对话框里,“看嘛,这些相片便是我的答案。”唐明的相片都有一个一起的主题,那便是记载那些正在逝去的回想。
▲2023“我爱重庆 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 一等奖《重庆榜首桥的离别与等待》(组照之一)唐明 摄/视觉重庆
唐明曾是一名拍照记者,每天奔波于一个个新闻现场,记载最原始和最实在的瞬间。后来怀揣着“我能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的叩问,他开端将手中的相机对准城市变迁中的人。他先后用两个10年的时刻,盯梢记载重庆下半城和大渡头的城市改造,构成了《下半城》和《义渡往事》两个写实拍照专题。不管是苍蝇馆子斑斓老墙后边正在扯面块的老板娘,仍是赶场天身着棉绸套装显得较为“时尚”的老哥俩,抑或是落日下泛着光的老旧民居以及撑着伞走在街边的路人,总能让人体会到一般人的日子在拍照的人文关怀中悄然敞开,而唐明相片中那些安然望向镜头的面庞也因而有着感动听心的力气。
▲2023年6月18日,大渡头区,白沙沱老桥钢梁正在撤除吊装。唐明 摄/视觉重庆
“所以你要问我拍出了什么?我的答复是回想,是日子,也可能是回想,是神往,是一些年月的残片。”唐明说,“百万市民拍重庆”给了一个窗口开释这些回想碎片。
环球旅行拍照师罗晓韵给出的答案,与唐明颇有些“异曲同工”的意思。
作为一个“拍”二代,罗晓韵年幼时就现已被热爱拍照的医师父亲带入了光影国际。但与父亲重视城市景色与前史文脉不同,罗晓韵其实更重视全球化视角下人与环境的故事。“早些年总是停不下来,满国际跑,想着有爸爸在拍照家园的景色,自己就担任把国际的景色、文明带回家园。”罗晓韵说,近几年回归家园之后,才开端亲自参加“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活动。而为了更多人看到重庆的共同故事,她从纤细之处描画出城市的脉动。
比方2022年重庆山火,罗晓韵一路跟拍记载下重庆公民面临自然灾害时的刚强、联合、英勇和达观,正如她曾在格陵兰记载冰川消融人们日子的改变,在冰岛才智人们在火山爆发后重返家园的决计。“不管世事变迁,人与环境、爱与生命,都是咱们不变的论题。我父亲现已拍了50年了,我争夺跟他搞个接力,再拍50年。”罗晓韵说,接下来,她将把镜头对准长江三峡。
自在拍照师陈林年年都参加“百万市民拍重庆”活动,每年他都会要点重视城市的基建、老大众的日子文娱。
在陈林的视角,暮色下在桥面疾驰而过的轿车、尽全力奔驰的运动员、展览上注视展品的一双双眼睛等都成了他按下快门的理由。“活动就像是市民们送给这座城市的一本团体相册,翻开相册,在咱们从不同视角调查记载的印象中,既能见证重庆的城市开展、一日千里,又能看到一般日子中的动听一刻。”陈林说。
▲2020年6月18日,2020年“敞开的六月·川美创谷艺术游”线下展览一一成渝艺术交流展在九龙坡区黄桷坪102艺术基地开幕,市民正在体会成都艺术家创造的浸入式数字灯火艺术设备。(材料图片)陈林 摄
而关于拍照者来说,还有一层含义在于,拍照的相片不再是静静躺在电脑里、手机上顾影自怜。“用心创造的著作经过重庆日报、视觉重庆的渠道展现出来,也促进更多的人来了解重庆。”陈林表明,这让拍照师和观者都多了几分取得感。
专家学者说——
是研讨城市前史的重要佐证
重庆史研讨会名誉会长周勇,一起也是一个拍照爱好者。说起“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拍照活动的举办,周勇欣赏有加。他说,不管是从规划仍是持续性上来说,“百万市民拍重庆”在全国范围内都现已是一个有影响力的IP。
“活动首要给公民带来了夸姣的感触。”周勇表明,不管是专业的拍照师,仍是一般的老大众,都参加到了这场记载重庆变迁的活动中,或是景色大片或是贩子焰火,咱们都拍下了自己心中的夸姣瞬间,这一个个瞬间叠加起来,怎样不是一种夸姣呢?
▲《健身韶光》徐斌 摄/视觉重庆
“活动也为城市带来了光荣的景象。”周勇以为,重庆是一座绝无仅有的江山之城,共同的地势让重庆有别于平原城市,每产生一点改变都能随时随地被捕捉,而被捕捉的这些景色人文也组成了令人骄傲的新重庆。
“今日的新闻便是明日的前史,活动更重要的含义在于,留下了很多的前史印象,这些印象对研讨城市前史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周勇说,曩昔以文字为主的史料研讨起来相对单调,对老大众来说都是置之不理不会触碰的东西。但印象不同,不管何时何地,印象中的心情和故事都能有直抵人心的力气。
▲2023年6月18日,潼南区拍照家协会举办活动发动典礼。王华裔 摄/视觉重庆
尤其是跟着技能的改造,拍照门槛现已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记载城市行进的脚步,“他们既是城市的制作者,又是前史的创造者。”周勇说,如此具有全面影响力的活动,他等待能办个100年。